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行,“丝绸之路”的历史角色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和审视。这也在国内外引发了关于此课题的广泛兴趣。国内相关研究中心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对于古今海上与陆上联系的探索。
在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的这一系列博客与访谈中,通过与国内相关研究中心和学者的对话,我们旨在让大家了解“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相关的展览与研究。我们旨在更好地探寻“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行,“丝绸之路”的历史角色在不断被重新定义和审视。这也在国内外引发了关于此课题的广泛兴趣。国内相关研究中心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对于古今海上与陆上联系的探索。
在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的这一系列博客与访谈中,通过与国内相关研究中心和学者的对话,我们旨在让大家了解“丝绸之路”以及“一带一路”相关的展览与研究。我们旨在更好地探寻“丝绸之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李宇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问: 上海纽约大学环球亚洲研究中心
答: 李宇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2019年,我在南京大学跟随张良仁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时,曾有幸参与过由他组织的中俄阿尔泰考古项目,项目的合作方是俄罗斯阿尔泰国立大学,工作地点在俄罗斯阿尔泰共和国和阿尔泰边疆区,两处地点都距离中国新疆北端不远。这个项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主要服务于学生的国际化考古实习,另一部分是主要服务科研的联合发掘。在国际化实习中,我们主要是带领来自多个南大专业的本科生和两名从全国遴选的优秀高中生,参与史前石堆墓的发掘。目的是让大家直观感受考古的魅力,同时也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开阔大家的视野,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助力。在联合发掘中,我们主要针对一处青铜时代的冶金遗址开展发掘,以了解当地人群在欧亚大陆青铜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也涉及古环境、古代农作物传播等方面的研究。近些年的考古研究表明,早在丝绸之路诞生之前的青铜时代,欧亚大陆就存在作为其雏形的史前丝绸之路,并深刻影响了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而阿尔泰山一带就是该通道的一个重要节点,所以我们希望以此为突破,深刻认识欧亚大陆的早期交流。
南京大学俄罗斯阿尔泰考古项目发掘现场
受访者本人在参加南京大学俄罗斯阿尔泰考古项目期间进行植物遗存浮选
“一带一路”战略虽然重点关注基础设施领域,但对文化的作用也很重视。该战略提出之后,国家开始大力鼓励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考古学的国际化进程也受益于此,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海外考古项目,一方面让中国考古工作者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考古工作有了直观的认识,获得了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并通过独立解读,逐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提升了中国考古学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这些新的项目也冲击着中国考古学,促使其做出一些改变,如吸收一些各地独特的发掘技术、方法,以及采用更为多元的视角、范式来研究考古。
就文物考古方面而言,我认为总体还是非常有限的。事实上,国内高校教育中,不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及较少,对其他国家的考古工作涉及也都很少。除北大等个别高校设置了外国考古教研室外,多数高校都没有类似的机构,也没有专人从事这方面研究,所以相关教学自然很难开展。这个方向未来的发展,我认为主要还是取决于国家的支持。如果能得到稳定的政策、经费支持,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学者选择这个方向,相关的教学也自然会跟进。其实,这类考古工作与世界史的研究有很大相似性,既然世界史已经是一级学科,“一带一路”考古,甚至是世界考古也应当有资格得到更多的重视。
很遗憾,我目前任职的南开大学传统上比较侧重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田野考古工作参与较少,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古更是未曾涉及。但近年来,我们也逐步增强了考古学力量,在原有的陵墓考古、陶瓷考古等方向的基础之上,新发展了同位素考古、水利考古、城市考古等特色,去年末还刚刚在原有的硕博阶段考古专业的基础上,获批了考古本科专业,即将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希望未来我们也能有机会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古工作中。
中国已开展海外考古项目的分布(截至2019年末)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考古的历程,基本等同于在整个海外开展考古的历程。因为除了印度、朝鲜等少数国家,中国开展过海外考古的国家都已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海外考古的发展历程,可以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疫情爆发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1998年,中国为援助柬埔寨而开展的吴哥古迹周萨神庙发掘为标志,一直持续到2013年。在此期间,中国海外考古项目增长相对缓慢、平稳,但也完成了从最初几年的不为人知,到后期引发众多关注的蜕变,开始真正在中国考古学界有了存在感。这一阶段的考古工作除肯尼亚项目外基本都位于中国周边,一般都同我国在文化上关系密切;即便肯尼亚项目远在东非,也能通过郑和的远航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第二阶段从2014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9年,属于海外考古的狂飙突进期,由于国家发起号召,并提供了政策、资金支持,所以相关考古项目迅速增加,项目的延续时间也有所增长,同一年度共存的项目大幅增加。这一时期的一些海外考古项目真正拓展到了其他文明的腹地,海外考古研究异文化的特征进一步凸显。2020年以后,一直到现在,属于海外考古的暂停期,相关的田野工作基本都出现了停滞,只在线上开展了一些交流活动。不过,整体来看,中国海外考古的发展势头良好,随着疫情政策的放开,有望逐步恢复,并取得新的发展。
从侧重地区来看,中国的海外考古项目多集中在周边国家,其中又以俄罗斯承接的项目最多。但近年来,中国也在一些距离较远的国家,如沙特、洪都拉斯、肯尼亚、罗马尼亚、埃及等国,发展了新的考古项目。在所有项目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肯尼亚拉穆群岛项目、乌兹别克斯坦明铁佩古城发掘、洪都拉斯玛雅科潘考古项目等。
南京大学考古队在伊朗纳德利土丘所挖深沟(张良仁摄)
中国虽然已经有不少境外考古项目,但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还很小。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还没能较好地融入当今世界考古的潮流,无法和很多欧美考古学者开展有效对话,并争夺话语权。语言障碍是一个明显原因,今后如果能有更多的考古工作者以外文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应当会带来一些改观。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主流考古学在理论、方法上与欧美差异较大,影响了双方的交流。例如,中国考古学一直有很强的史学倾向,很多学者至今仍以利用考古材料“正经补史”为最高目标,大量论证夏代存在的考古文章即是这种倾向的反映。即便在国外做考古,许多人还是主要关注这些遗址和中国的关联,并以此来论证自己研究的价值。在方法上,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大量引入各类新技术,但主流考古学还是极为强调类型学的核心地位。这与欧美很多具有人类学倾向,致力于通过各类科技方法,利用世界各地的考古材料,来构建关于古代人类行为认知的考古工作存在很大不同,所以,中国考古学者的工作常常无法得到欧美学者的重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更为多元的范式来研究海外考古,进一步融入当今世界考古的潮流,与欧美学者展开同场竞技。
疫情对“一带一路”沿线考古工作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由于出境困难,许多原本已经在计划之中的考古项目不得不推迟,甚至取消。这种情形似乎很难说给“一带一路”考古带来了什么机遇,更多的还是挑战吧。具体而言,疫情带来了很多政策上的不确定性,这里面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总之都使得出境考古更为困难。另外,抗疫巨大的耗费也冲击了各地的财政,原来一些自筹经费出国考古的单位,在疫情之后能否还能获得充裕的经费,立即恢复此前的一些项目,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显然无法代表整个考古学界,只能选择三个关键词,来谈谈我个人对“一带一路”的未来展望。我觉得第一个关键词应该是“文明互鉴”,希望“一带一路”能指引更多的学者参与到海外考古中来,去研究我们不熟悉的异文明,通过比较研究重新认识中华文明,也努力获得关于整个人类文明的宏观认识。第二个关键词是“融入”,希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海外考古项目,能促进我国考古学界和世界考古潮流的融合,扩大我国考古学在世界范围的影响。第三个关键词是“软实力”,希望从事海外考古的学者能不忘肩负的使命,搞好学术研究的同时,注意利用多种方式,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所有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鸣谢王姝婧博士
邮箱:shanghai.cga@nyu.edu
电话:+86 (21) 20595043
微信公众号:NYUShanghaiCGA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杨思西路567号
W822室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